Trust Walletのダウンロード
ホーム  >  ブログ  >  Web3  >  Trust Talks 第六期回顾
Web3

Trust Talks 第六期回顾

公開日: 2025年2月28日更新日: 2025年3月1日
投稿をシェア
概要

回顾 Trust Talks 第六期,再次参与到 CZ 与 Eowyn 的对话中来,起探索 meme 趋势、Trust Wallet 愿景、BNB Chain 等你想知道的一切。

Trust Talks 第六期回顾

要点回顾

1. Trust Wallet 2亿用户里程碑

Trust Wallet 的下载量已接近2亿,约占币安注册用户总数的77%。Eowyn Chen 表示,作为一个去中心化钱包,用户需要克服诸多使用体验障碍,能获得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的支持与信任,这无疑是一种肯定。一直以来,Trust Wallet 的用户多以行业新用户和小白用户为主,而不是专业交易人士。未来,团队也将继续专注于为普通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金融解决方案。

2. 从 Holding Power 到 Web3 金融革新

Trust Wallet 目前有超过100亿美元的 USDT 在6个月内处于静置状态。为了能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理财方案,Trust Wallet 计划在未来两到四年内,将 Web2 的体验引入 Web3,解决用户交互中的痛点,并最终成为 Web3 领域的 Revolut,给用户带来流畅又多元的金融服务体验。

3. Meme 的趋势与钱包的长期愿景

北京时间2月12日晚,CZ 在 X 上回复网友自己有一只宠物狗后,社区立即开始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询问、猜测狗狗的名字,话题迅速升温。2月13日零点,CZ 发布了一条长推,详细讲述了他与狗狗 Broccoli 的故事,并明确表示不会有相关合约地址。针对此事件,CZ 表示,meme 虽然为行业带来了热度,但它不应成为钱包产品的长期发展目标。作为区块链生态中的核心工具,Trust Wallet 等钱包应该始终致力于构建具有长期价值的工具和扎实的基建,而非追逐短期热点。

4. 交易所钱包的核心是交易,而 Trust Wallet 这样的钱包才是日常区块链的门户

CZ 强调,大多数人一直将交易所当作钱包使用,这是错误的。交易所钱包的核心是交易,而例如 Trust Wallet 这样的钱包才是日常区块链使用的门户。钱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Trust Wallet 如果在这方面愿意下苦功夫,找到自己的定位,会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5. 区块链钱包易用性与内置 AI Agent

钱包的使用体验应当像使用社交媒体一样简单,这也是当前钱包产品需要改进的关键方向。在功能层面,CZ指出,在未来,用户只需表达“我想购买某代币”,钱包内置的 AI Agent 即可自动处理背后的复杂细节——选择区块链、识别正确的智能合约地址等等。这种智能化、无缝化的体验,才是真正简单快捷的用户体验。对此,Eowyn 透露,团队目前已经开始对 AI agent 的开发试验,并认为在未来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钱包将逐渐演变为用户的个人伴侣。未来的经济形态将不仅仅是关于“某个功能”的问题,而是关于如何打造一个最懂用户、像私人助理一样的钱包,能够在整体使用中为用户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需要让用户感到信任和安全。Trust Wallet 将与行业共同成长,这会是 Web2 体验之上的 UX 再次升级。

6. Trust Wallet 解决行业主流化的三大 UX 难题

在 Eowyn 的带领下,Trust Wallet 团队将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里,摆脱行业主流化进程的三个主要 UX 障碍:密钥管理、Gas费和多链资产管理。通过抽象这些难题,并通过统一的标准来解决多链场景,Trust Wallet 将为用户打造更流畅的 Web3 体验。

Gj9ZfPGb0AA5vU2.jpeg

完整对话内容

Eowyn:你现在的一天与担任 Binance CEO 时相比是怎样的?作为养狗新人,Broccoli 是否改变了你的生活?

CZ: 现在每天依然很忙。比如我目前在看很多有关 Lab 的投资机会,其次也花了不少时间在推特上,我最近在推特很活跃。至于养狗,我养 Broccoli 已经超过18个月了,所以也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养狗的过程很趣,不过我并不会自认为是一个完全投入的养狗人士。Broccoli 是别人送给我的,我也从来没想过它会成为区块链行业的话题。

与此同时,我也在忙 Giggle Academy 的事,一个教育平台。目前平台发展良好,产品也已经走向成熟,接下来主要是扩展规模,尤其是内容方面。为此,我们正在招聘更多开发人员和 AI 相关等人才。总体而言,生活充实而忙碌。

Eowyn: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给每个学生发个区块链证明技能,成为他们的简历,存在他们的钱包里面伴随他们一生?这会是钱包关于身份的新场景。说到钱包,Trust Wallet 的下载量即将突破 2 亿,接近币安注册用户数的 77%。2018 年币安首次收购 Trust Wallet 时,你对钱包的愿景和信念是什么?

CZ: 钱包是区块链的核心基础设施,区块链不只是交易。放眼全球,大多数人并不参与交易。当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进入加密领域就必须成为交易者,这并不正确。大家完全可以单单使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而不涉足交易。正如你刚刚提到的,我们可以整合身份认证系统、数字证书,甚至将积分系统引入教育平台,比如我们计划在 Giggle Academy 上实施的一样。但我不想操之过急,不想大家过早陷入代币经济等复杂概念中。我希望大家首先专注于我们精心打造的教育平台之中。

同事,许多政府也正在探索区块链解决方案,尤其是在 Elon 提出将区块链用于 DOGE 之后。当政府考虑采用区块链时,首要的需求便是数字化,也就是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而要实现这一点,钱包是必不可少的。钱包就像是互联网的浏览器,是连接一切的关键所在。

许多人误以为我只关心交易,实则不然。Binance.com 作为交易所固然重要,因为它提供了流动性,是行业中的重要参与者。但现在我不再参与其中,这反而让我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其他领域,也还挺有意思的。

总之,我认为钱包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因为 Trust Wallet,我们与创始人 Viktor 达成了双赢的合作,即使如今他逐渐淡出,我们依然保持着持良好的关系。我们的团队也在继续推动这一产品的发展,用户数已接近2亿。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Trust Wallet 与 Binance 两者的活跃用户重叠度其实很低,Trust Wallet 成功吸引了大量日常去中心化用户,即那些自主持有加密货币和私钥的用户群体,这一点非常有趣。

Eowyn: 是的,三年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当时我推测 Trust Wallet 和 Binance 用户的重叠度会很高,因为以前 Trust Wallet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Binance 的支持。然而,即使在那时,两者的用户重叠度也只有50%。如今由于合规原因,我们与 Binance 的数据整合减少了,也不像以前有币安金大腿随时抱,因此我推测现在的重叠度可能更低。我认为这对整个生态系统和行业来说是件好事,意味着我们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听到你这样说,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说实话,有时我会感到 FOMO。整个行业目前充满了投机氛围,有时我甚至会想,我们是否也应该深度做投机交易?因为我们应该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工具,这同时也会帮助提高我们的收入,甚至是市场声誉。但最后当我们深入研究用户数据和画像时,我们发现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更多是为了跨境支付,跨链交易,Staking 和 Holding。

例如,我们几个月前看数据发现有 100亿 USDT静置长达六个月以上,这个在牛市环境还是很令人惊讶的。为什么这些用户不把资金更活跃地用起来呢?因此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多元化地为现有这些用户提供更多的赚钱机会?随着 DeFi 的兴起,我们如何帮助用户进行日常财产管理,甚至改善支付和汇款体验?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 如何在未来两到四年内,通过与业内其他应用和协议的协作及行业的发展,先把 web2 体验带到 web3,解决用户交互痛点,然后成为 Web3 的 Revolut,将这些功能整合并呈现给用户。

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你对钱包,尤其是跨链钱包的未来愿景是什么?假设我们以五年为时间框架,是否可以更大胆地展望?

CZ: 我其实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愿景。我的原则很简单:构建人们真正使用的基础设施。至于跨链钱包,我是一个用户,不会主导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不会预测行业的走向。我刚刚快速查了一下,根据 Google 的数据,Revolut 截止2024年只有4500万用户,Trust Wallet 的用户规模可能已经超过了Revolut,但要看是什么用户计量维度。如果这个数据准确的话,我认为你刚刚提到的观点也很有意思,因为关于短期的投机交易,虽然它现在很热门,但我不确定它能为用户带来多少长期价值,最近我们也已经看到很多人因此受到伤害。当前 meme 趋势虽然火热,但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无法真正覆盖用户的长期需求。

对我来说,我始终希望看到人们构建具有长期价值的工具,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功能。用户需要持有资产、赚取收益、支付费用、管理身份、与政府服务互动等等。这些都是长期需求,而交易和兑换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我更希望跨链钱包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专注于长期使用场景,而不是仅仅支持短期的投机交易。我们需要一个五年的愿景,支持更广泛的使用场景,而不是五年后还在局限于投机交易。

我认为,在未来,交易所应该只服务于专业交易者,而大多数人并不需要直接与交易所互动。然而,在加密货币存在的过去15到16年里,大多数人把交易所当作钱包使用,这是错误的。交易所不应该是钱包,钱包才是钱包,交易所应该专注于交易功能。但我相信,这种局面迟早会改变。

因此,我认为钱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Trust Wallet 如果在这方面愿意下苦功夫,找到自己的定位,会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Eowyn: 我完全支持在短期内构建基础设施的观点。例如 meme 的交易,关键有意义的可能不在于 meme 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实现 meme 交易过程中建设起来的好的基建的核心。如何实现任何代币之间或者法币与代币之间的顺畅转换?搭建的桥梁和提供的便利性才是重点。meme 作为资产叙事可能今天流行,明天又会被其他叙事遮盖光芒,但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改进是持久的,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投入的。

CZ: 是的,正如我几年前所说,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钱包的易用性,并且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虽然情况有所改善,比如 MPC 钱包等技术的出现,但本质上,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私钥、备份等问题。即使是 MPC 钱包的多重密钥和云恢复功能,也并非完美无缺。如果你只依赖云恢复,卸载应用后可能无法找回钱包,最终还是需要备份助记词。虽然这些方面有所改进,但我们仍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正如你提到的,钱包的使用体验必须非常简单,就像使用社交媒体一样,用户应该能够轻松上手。我们只需用户专注于他们想做的事情,比如购买某个 meme,而钱包应该自动处理背后的复杂细节——选择区块链、识别正确的智能合约地址等等。无论是借助 AI 还是其他工具,我们都应该让用户体验变得极其简单。

至于 AI,我认为 AI Agent 将成为钱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钱包中应该内置一个AI Agent,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比如,用户想买一张去泰国的机票,钱包中的 AI Agent 就应该协同 Expedia,根据用户的偏好找到最合适的机票。目前,我很幸运有助理帮我处理这些事,但 AI Agent 需要承担大部分工作。而且,这些功能应该直接集成在钱包中,而不是作为独立服务存在。换句话说,不是 AI Agent 拥有钱包,而是钱包内置 AI Agent。

Eowyn: 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我们也有类似的愿景。在刚刚提到的实现 web2 交互体验的目标上,我给团队在接下来一两年年内的任务是,如何摆脱行业主流化进程的三个主要UX障碍:密钥管理、Gas费和区块链。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将这些复杂性抽象化,并通过统一的标准来解决多链场景。挑战在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创建跨链标准,至少是覆盖用户最常使用的核心链。

我们也在尝试将 AI 代理融入其中,因为在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钱包应该成为用户的个人助手,而不仅仅是工具。未来的经济形态将更注重个性化体验,钱包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像个人助理一样为用户提供支持,同时确保用户的信心和安全性。

我们将从一些功能开始,围绕用户兴趣点进行实验。我们知道市场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尝试,我们将与行业共同成长,这会是web2体验之上的 UX 再次升级。

回到刚刚提到的交易和长期工具建设,确实,投机是目前行业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然而,一些项目虽然不专注于投机,但由于收入或用户压力等问题,往往难以长期生存。那么,对于这些并非以投机为核心的项目,你会如何建议它们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长期为社区创造更广泛的价值?

CZ: 我认为总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的。目前全球几十亿的人中可能至少有几亿在使用加密货币,我们正在向10亿用户迈进。关注加密货币的人远比真正持有或热衷的用户多得多。用户群体是多样化的,有些人只是投机者,追求短期收益;而另一些人则在为长期发展努力。我认为,长期建设者的数量其实更多。

传统行业中,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是交易者或投机者,但这个群体声音很大。最近我与 meme 社区有一些互动,发现这个群体确实非常喧闹。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表示:“让我们跳过 meme,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很多人从未接触过 meme,这并不是说谁对谁错,而是用户群体的差异。

长期建设者通常不会抱怨或挑起争端,而 meme 玩家则不同,他们会问你:“你养宠物吗?”如果你说有,他们会问名字,然后迅速转向:“合约地址是什么?”他们并不关心 meme 本身,只是关心合约地址,希望能快速赚钱。但事实上,没有人能保证哪个合约地址能让他们赚钱,包括我自己。这些人追求短期机会,但这其实对行业也有好处,因为它让行业保持热度。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服务不同的用户群体。长期建设者会继续构建长期工具,而我们也会为投机者提供工具。行业已经有很多工具服务于投机者,但作为整体,行业的长期领导者会专注于构建长期工具。钱包不会消失,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专业化的钱包。有些钱包专注于狙击交易,为投机者提供最佳交易时机;而另一些钱包则服务于长期用户,提供更高的安全性、易用性和更多网关功能。

总而言之,多样化的用户群体是好事,我们需要为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Eowyn: 既然你提到了 meme,以及上周末围绕 Libra 引发的大量讨论和行业各方的声明,我们也看到社区对此感到有些疲惫。你认为这些事件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怀疑情绪时,尤其是在此类事件中,信任变得非常脆弱。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信任,并推动行业中的合法参与者向前发展?(北京时间2月15日,阿根廷总统 Javier Milei 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推出名为 $libra 的 meme coin,并公布了相应的合约地址。他表示,$libra 旨在赋能阿根廷的中小企业,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然而,$libra 的发行与仅在 Moonshot 平台进行登记而未经过平台验证,且存在操盘行为,导致大量用户蒙受巨额亏损。随着 $libra 价格归零,Milei 删除了相关推文,并否认与该项目有任何关联。)

CZ: 我认为Libra事件有些不幸。我没有任何内部信息,所有了解都来自 X 上的讨论。我花了一些时间阅读相关内容,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细节。

首先,作为重要人物,必须非常谨慎地对待任何形式的背书。在这起事件中,Milei 直接通过推文进行了明确的支持。而我从上周的经历中学到,即使我明确表示 TST 代币不是官方代币,大家仍然会觉得这是一种背书。我甚至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没有支持它”,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会误解,尤其是中文社区,他们习惯于从字里行间解读含义。这对我来说也也成了个问题,因为即使我明确表示不支持,他们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背书。但 Milei 确实在推文中提到了它,所以更加复杂。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代币经济学。meme 与其他代币并无本质区别,我们需要关注解锁计划、投资时间、代币分配等细节,以及团队持有多少代币,流通量如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的 meme 文化有一种倾向,人们只是盲目跟随某条建议,比如某人说“买这个”,他们就买,完全不做研究。当他们亏钱时,就会责怪发推的人,这种心态并不健康。

你提到很多人对 meme 感到疲惫,甚至有人认为这可能意味着 meme 热潮的结束,我确实在市场上看到了这种情绪。但就像任何热门事物一样,比如 NFT,它曾经火爆一时,后来逐渐淡去,现在又有复苏的迹象。在 2019 年到 2020 年初,DeFi可能是人们唯一谈论的话题,而在那之前,ICO是焦点,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热点。但总之,趋势总是起起落落,meme 可能正处于某个周期中,我们无法确定具体阶段,但像 Doge coin这样的 meme 从2013年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因为Elon 不断发推提到它。

所以我认为,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些代币具有持久力,但大多数会逐渐消失。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他们需要识别那些具有强大基本面的代币。至于 meme,我无法分析,我从未想过Doge能存活这么久,确实有持久力。总而言之,我确实看到了meme 情绪可能发生转变的迹象,这无所谓好坏,只是市场的自然现象。

作为建设者,我们始终支持各个领域的项目。我个人现在更多是作为投资者、导师和社区支持者,支持AI、区块链甚至一些非区块链领域的项目。趋势会变化,但长期建设者会继续前行。

Eowyn: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来回答社区的一个问题。这是来自我们的志愿者 Trust Squad @esmartunltd 的提问:2025年Web3的趋势会是什么?我猜你可能会说“我不知道” - 毕竟你在AMA之前公开发推开玩笑这会是你的回答,但你也提到了一些方向,比如 AI 和RWA。同时,你也提到每个领域都有潜力,这可能会让人有些难以选择。从你作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你个人觉得哪些领域让你感到充满热情,或者你认为哪些领域具有长期价值潜力,希望这些领域能够得到社区和市场的支持?

CZ: 预测未来是极其困难的。我说的很多东西可能不会成真,甚至大概率不会。比如,如果在2017年初,我不会预见到DeFi;在2019年初,我不会预见到NFT;去年初,我也不会预见到 meme 的兴起。不过,现在有很多有趣的领域正在发展。

首先是 RWA,这个话题讨论很多,也有很多初步的实验。人们正在尝试构建相关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大量机构支持。比如,Larry Fink 就是 RWA 的积极推动者。RWA 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股票、房地产等多种资产类型,但监管框架尚不明确,不同资产可能被归类为证券、商品或货币等。

另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领域是关于政府效率。全球多个政府正在尝试采用区块链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加密货币。这要部分归功于 Elon 为 Doge 推动区块链。现在,各国政府之间似乎展开了一场竞赛,美国凭借强大的技术人才和风投支持占据优势,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则更具执行力,决策效率更高。这一领域让我非常兴奋,因为它将区块链从单一的交易维度中解放出来,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区块链的应用越广泛,交易也会越多,但我更期待看到区块链在现实世界中的新用例,我希望看到更多真正利用区块链优势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为了公关效果。区块链应该更快、更便宜、更可靠、更透明。例如,土地产权、数字身份等领域,都是我们15年前就设想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但一直未能实现。这些领域从原则和使命的角度让我感到兴奋,但我无法确定它们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热点。很多时候,过早尝试某些技术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

此外,我们也在关注 AI 与区块链的结合,甚至探索生物技术与区块链激励机制的融合。总之,虽然我说了很多,但无法确定哪个会成为下一个热门。不过,我相信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这些领域都会逐步实现。

Eowyn: 谈到政府效率,我不禁联想到DGE。回到 meme 的话题,或许 meme 的价值在于它吸引了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在我看来,meme 可能是一匹“快马”,能够迅速吸引眼球,但真正的长期驱动力还是区块链解决方案,它们才能带来长期价值和成本效率的提升。我的一个加密货币领域的朋友,他甚至用Doge coin 支付他孩子做家务的报酬,孩子还蛮开心的。这也涉及到另外一个来自社区的问题也未来的货币形式会是什么?谈到政府,**X用户 Dmtro Savin 也有问相关问题:**你与许多国家元首打过交道,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经历,你对全球关键玩家在政策和监管方面的看法是什么?哪些让你感到乐观,哪些又让您持怀疑态度?

CZ: 如果三个月前问我这个问题,答案会大不相同。去年我经历了四个月的监禁和五个月的软禁,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是“对加密货币宣战”。然而,现在新政府的立场完全相反,变得非常支持加密货币。这让我对民主制度有了新的认识——每四年换一届政府,政策可能会180度大转弯。

以前,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持打压态度,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不敢走得太远,生怕被美国惩罚。但现在,随着美国态度的转变,其他国家也开始积极推动加密货币发展。一些聪明的国家甚至走在了美国前面,而其他国家则因经济压力不得不跟进。比如,美国多个州正在建立战略储备购买比特币,而比特币的供应有限,越晚入场价格越高。因此,各国政府将展开竞争。

全球顶尖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科技大国——美国和中国。其他国家要想吸引人才,必须采取更友好的监管政策,并加大投资力度。如果不投资未来的金融技术,金融行业将处于弱势。现在各国都在努力竞争,这与几个月前的局面完全不同。

这一切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来说都是极其积极的。几个月前,我没想到变化会来得如此之快。新政府的支持不仅对加密货币行业有利,也对全球经济和科技进步有益。加密货币是一种更好的货币技术,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

Eowyn: 现在,让我们从宏观转向微观。BNB生态系统在你的推动下正在焕发新生。社区成员**@franko_zeppeli** 提问:你如何看待BNB生态系统的未来?Trust Wallet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将如何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

CZ: BNB与我有很深的关联,因为七年前我们发行了BNB。过去七八年,我忙于 Binance.com 的运营,现在逐渐从中解脱出来,开始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大家都知道我持有大量BNB,我计划在 Binance Square 上公开我的资产分布。

与 Vitalik 不同,他主导以太坊基金会,而我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员,类似于KOL。我喜欢支持不同的建设者,无论是投资还是指导,只要他们需要帮助,我都会尽力支持。我尽量避免从任何人那里获取利益,因此在推广 TST 之前,我多次确认我们没有持有任何相关资产。

我对BNB Chain社区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永远不会消失。我甚至有一个纹身,虽然不是 BNB Chain 的标志,但与其早期版本相关。我希望看到社区不断成长。

Eowyn: 关于Trust Wallet和BNB链支持协同问题,另外一个社区用户***AX1*** 提问反而是我们如何避免过度绑定BNB生态,从而失去其他链和生态的机会。我可以坦率地分享一些挑战。最初,我们是一个 Eth Maxi 钱包,但后来进入了多链世界。随着 BNB Chain 的出现,用户对多链场景的需求,我们调整策略,支持更多链。现在,我们覆盖了100多条链,但这也带来了广度与深度之间的权衡。广度有,但在好一些链的深度支持上会有欠缺。这种挑战不仅是我们面临的,其他多链项目也可能遇到类似问题。在多链生态中,我们有时感到像个孤儿。你建议我们如何在支持用户访问广泛生态系统的同时,平衡提供足够的深度支持?

CZ: 我的建议是,我们需要保持区块链中立性,无论是钱包还是交易所。对于 BNB Chain,我有更强的归属感,因为我也是BNB的持有者。

目前,区块链已经足够多,但缺乏足够的去中心化应用,我们需要更多应用来吸引用户。即使在BNB Chain生态系统中,我们也缺乏足够的协同效应。与其他区块链相比,BNB Chain生态系统内的合作还不够紧密。我希望帮助推动更多的协同合作,让生态系统内的项目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认为BNB生态系统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我很乐意指出这些问题。虽然我可能无法亲自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会利用我的KOL 影响力,推动大家更快地解决问题。比如,我会说:“嘿,伙计们,能不能加快速度?”我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前几天,我们在 Twitter Space 上举办了活动,Four Meme CEO 和其他几位CEO都参与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在几天内就得到了实施,而不是几周或几个月。我希望在BNB生态系统中看到更多这样的快速响应。

当然,我无法控制任何人,但我有900多万粉丝,在加密货币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可以帮助这些项目获得更多曝光,为他们带来流量。大多数行业参与者都尊重我,因此我希望BNB生态系统的项目能够更紧密地合作。同时,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如钱包和流动性聚合器,应该保持区块链中立性,但我也希望它们能在BNB生态系统中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我们的产品还不够完善,但这意味着巨大的机会。从数据来看,BNB生态系统的交易量和活跃地址数都是最高的,表现非常亮眼。然而,工具和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升。这意味着,即使工具不够好,我们仍然吸引了大量用户。如果我们能改进工具和产品,流量将会进一步增长。这是一个黄金机会,我鼓励所有建设者,包括Trust Wallet和其他项目,尽快行动起来。

Eowyn: 是的,上周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一周。我们接触到了之前未曾触及的用户市场,意识到用户期望与需求与我们之前熟悉的市场用户群体的认知有很大不同。社区中有用户问:“BNB体验能否更好?能否通过更简洁的设计提升易用性?和“如何改进UI/UX?”

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反馈,并深感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决定缩小广度,专注于深度,优化打磨核心用户路径的细节,把基础打得更扎实。等到基础稳固后,我们再扩展广度。

CZ: 是的,我同意。我的观点是,我们希望保持区块链中立性,但同时也要有所聚焦,这就是“深度”的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卓越的产品体验,就应该缩小范围,专注于打造真正优秀的产品。先深耕,再扩展广度。

Eowyn: BNB Chain和Solana 是过去几周甚至几个月内最活跃的两个生态系统。你如何看待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除了工具套件和易用性之外,BNB Chain 的优势是什么?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差异如何影响您的愿景?

CZ: 我来说说 Solana 吧。坦白讲,Solana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链,它之前得到了FTX和Sam Bankman-Fried的支持,一度非常火爆。但随着FTX的崩溃,Solana 也受到了影响。现在,Solana 与交易所的关联性减弱了,许多人在FTX事件中损失惨重,可能因此选择了“短平快”的策略,比如炒作和抛售。

相比之下,BNB Chain 与 Binance 的关联性较强,如果 BNB Chain 支持这种炒作行为,可能会对 Binance 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BNB Chain 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限制。而 Solana 则不同,由于交易所已经倒闭,一些人选择通过炒作 Solana 上的代币来弥补损失,甚至公开支持这种模式。比如,某些基金如果在 BNB Chain 上出现,可能会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但在Solana 上却似乎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最近,SEC 的 Gary Gensler 对许多代币提起了诉讼,但 meme显然不属于证券代币的范畴。因此,Solana 上的 meme 迅速崛起。我了解到,Solana上的 meme 通常呈现快速上涨和下跌的曲线,而 BNB Chain 上的meme币有时会有多次波动。这反映了两种链上用户行为的不同。

我认为,两条链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差异,尽管有很多重叠。许多人同时使用多条链和多个交易所。过去几年,Solana 上的活动量很大,因此其工具已经适应了这种高流量。而BNB Chain 的工具还在适应中,但我已经看到 BNB Chain 生态系统在快速调整,未来会有所改善。

当我提到“深度”时,并不是说我们只专注于一条链。我认为行业足够大,可以容纳多条链,但我们不需要上千条链。我的观点是平衡的:未来应该有几十条链,每条链有不同的用途、用户群体和差异化特点。它们会带来不同的创新,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推动进步。但上千条链显然是不必要的。

因此,我们希望支持多条链。虽然我对BNB Chain有更强的归属感,但我们也会支持其他链的发展。

Eowyn: 这里有另一个来自 Trust Squad 的问题:与其他区块链,如以太坊,Solana 相比,Trust Wallet如何看待 BNB Chain 的长期潜力?毕竟我们支持大多数链。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实现广度与深度的最佳方式是支持每条链上的最佳用例,并将其展示给用户。我们希望创新能够涌现,让每个生态系统找到自己的身份和竞争优势。

我们的角色是搭建桥梁,帮助用户无缝连接到各个链,而不是在跨链基础体验层面设置用户留存壁垒。我们相信,通过产品竞争而非底层限制,才能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生态系统。

CZ: 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式。你提到了以太坊,我们也应该谈谈它。我对以太坊有极大的尊重,毕竟 BNB 最初是作为ERC20 代币发行的。以太坊带来了许多创新,ERC20标准、智能合约,甚至 meme 可能都起源于以太坊。

以太坊是除比特币之外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很多人抱怨它的价格稳定性,希望看到更大的波动性,但它仍然是市值最高的代币之一。Vitalik 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创始人,也是天才。从Trust Wallet 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支持所有这些区块链。

我们需要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链,而Trust Wallet的目标是成为多条链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参与者。

Eowyn: 考虑到时间有限,我将几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结合起来回答。来自亚洲社区Nextask.base.eth,Ohishi,AB Kuai.Dong 的提问:Trust Wallet如何通过产品创新保持竞争力?如何吸引更多GenZ用户?如何优化UIUX?同时,社区用户**TopTradersbyTV 和Eendo Ferder**也非常关心TWT的细节和未来计划。

正如你之前提到的监管环境的改变,我们过去不敢轻易尝试某些创新,比如流动性质押,因为尽管这些功能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但一旦我们推出,可能会面临监管挑战,尤其是我们对隐私保护选择不追踪IP地址和区别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很多功能能否提供需要考虑到监管风险最大地区作为底线。类似地,过去两年如果我们对 TWT 进行任何动作,都会因为币安生态的原因引起监管机构的询问甚至进入调查和起诉。届时动辄每月上百万美金的律师费会让Trust Wallet 作为独立公司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所以过去两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风控底线把控下同时有自给自足的生存能力。

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美国政策的调整,我们感到更有信心去承担风险,将行业创新带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刚刚说了产品方向。现在关于TWT,我们计划优化 TWT 的经济模型,会将部分收入通过风险可控的方式转化为激励产品活跃度的奖金池或者现金返还,返佣奖励,并有 TWT 用于支付多链Gas费的计划,因为技术栈的进步使这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我们之前要么因为风险要么因为技术不敢轻易尝试的举措。

我希望我们能做一些尝试,让应用层的代币能有飞轮效应。让更多的产品用户和代币持有者身份共存,同时让更多活跃散户能够有获得更多代币的机会。这样也可以代币去中心化,更健康。

CZ: 关于代币经济学,我的建议是:首先,确保代币具有真实的实用性,而不仅仅是投机工具。其次,设计代币模型时要考虑长期可持续性,避免短期炒作。最后,与监管机构保持透明沟通,确保合规性。对于更广泛的实用代币建设者来说,关键在于找到代币的实际应用场景,并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参与。

我来详细讲讲 TWT 的历史背景,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TWT 最初是一个纯粹的实验性项目。那大概是2018年或2019年。Viktor和另一个同事2个人发行了 TWT,初始流通量非常小,价格迅速上涨,完全稀释后的市值达到了天文数字,比如几十亿美元。

他们觉得这不太对劲,因为代币并没有实际用例,于是提议销毁98%到99%的供应量。这些人是真正的技术极客,不是为了快速赚钱。他们销毁了99%的代币,只保留了现在的1%。这就是 TWT的起源。

然而,多年来,我们一直找不到 TWT 的实际用例。许多钱包发行代币,但钱包本身并不需要代币。除非你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否则代币的用途有限。因此,TWT和其他钱包代币一样,长期处于寻找用例的阶段。

但现在,随着钱包功能的扩展,比如支持更多交易和兑换,钱包终于有了收入模式。一旦有了收入模式,就可以围绕代币设计激励机制。当然,我不是法律专家,建议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确保代币设计符合监管要求,避免被归类为证券。随着监管态度的变化,尤其是在美国,其他国家也会跟进,代币经济学的设计空间正在扩大。

虽然我无法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但我认为现在终于有机会为TWT 构建长期可持续的代币经济学模型。经过五六年的摸索,我们终于看到了 TWT 实际用例的可能性。虽然我的回答可能有些模糊,但时机已经成熟,而之前我们似乎看不到出路。现在,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看到了多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Eowyn: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TWT:它的诞生类似于meme属性 - 以fair launch公平发行的方式推出,没有投资人、没有内部人员、没有核心团队。目前,所有市场流通的代币基本上都在社区手中。

而接下来我们可以专注于赋能,因为现在作为钱包业务,我们已经有了真正的经济模型。

无论我们在做什么实验,我希望我们和其他有实际应用的项目都能思考如何让产品和代币不再是两个割裂的部分,否则这会造成很大的干扰。关键在于如何让代币的应用真正促进用户增长和业务发展。理想情况下,代币持有者和产品用户之间应有更好的重叠,而不是两个独立的群体。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这将为行业中的代币带来全新的发展路径,而不仅仅是现有的模式。

CZ: 一旦有了真实的商业模型,其实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将 TWT 的实用性融入其中。不过在具体执行前,务必先咨询律师,不要仅凭我的建议直接实施。例如,可以使用 TWT 进行支付、折扣、质押、奖励、质押利息等,很多机制都可以被设计进来。但如何设计、在哪里应用,还是需要先确认合规性。不过,现在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长期以来,钱包无法收取费用,因为链上交易本身就是开放的,任何钱包收取费用,用户都会流失,转向其他钱包。但现在区块链生态变得更加复杂,跨链桥等各种服务都涉及费用,因此钱包已经具备收入来源。我相信,我们最终能找到既具吸引力又可持续的 TWT 用例。

这有点像当年的 Google,一开始有大量流量,但还不确定如何变现。但只要有了用户基础,最终总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

Eowyn: 是的,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或许可以为应用层产品提供一些实验性的范例。

最后一个轻松问题,Broccoli 有没有其他兄弟姐妹?

CZ: 没有哈哈。这是我的一次实验,主要是为了理解 meme 的生态。我目前还没有购买任何 meme,但已经对其中的思维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确实想尝试,但必须非常谨慎,毕竟我的立场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希望打造具备长期实用价值的代币。当然,我也支持 meme 社区,但我的贡献方式可能有限。我没有其他“宠物”,也没有打算再添一个,所以就这样吧。